镇江首座“5G无人农场”落户丹徒,水稻亩产提升15%创历史新高

镇江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7-04 12:25:25 评论:0

近日,我国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迎来了一项重大农业技术突破,首座“5G无人农场”在此正式落地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,更为当地水稻种植带来了显著的产量提升,亩产同比提高15%,创下了历史新记录。

“5G无人农场”的投入使用,是丹徒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。该农场依托5G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、精准施肥、智能灌溉等功能,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。

据了解,该“5G无人农场”占地1000亩,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00亩。在农场内,无人驾驶拖拉机、植保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轮番作业,实现了对农作物的全程自动化管理。与传统人工种植相比,无人农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,还降低了生产成本,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丹徒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5G无人农场的建成,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,还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、精准化。这对于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、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。”

在“5G无人农场”的助力下,丹徒区水稻种植实现了亩产提升15%的喜人成绩。这一成果的取得,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原因:

首先,5G *** 的快速覆盖,为无人农场提供了稳定的通信保障。在农场内,无人驾驶拖拉机、植保无人机等设备通过5G *** 实时传输数据,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智能控制。

其次,物联网技术的应用,使得农场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。通过安装在农田中的传感器,实时监测土壤湿度、温度、养分等数据,为精准施肥、灌溉提供了依据。

再次,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。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,农场管理人员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,提高农作物产量。

此外,无人农场的投入使用,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。据统计,与传统人工种植相比,无人农场在人工、肥料、农药等成本上可节省30%以上。

总之,镇江首座“5G无人农场”的落地,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示范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随着更多先进技术的应用,我国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镇江新闻网,镇江热点新闻,镇江最新新闻,镇江民生新闻,镇江今日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