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容茅山镇现代农业园获评省级示范 草莓年产值超8亿元带动农户增收
在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,一片片现代化农业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这里不仅是草莓的甜蜜王国,更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。2025年初,茅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凭借草莓产业年产值超8亿元的亮眼成绩,成功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。这一荣誉背后,是当地将小草莓做成大产业的生动实践,也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典范。
从传统耕作到立体农业的科技跃迁

走进茅山镇的草莓种植基地,传统的平地种植模式已被立体栽培架取代。这种创新模式让采摘效率提升30%,亩产增加20%,农民们笑着说:“现在可以直起腰来干活了。” 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是劳动方式的改变,更是产值的飞跃。2021年数据显示,当地年产草莓等鲜果已达4万吨,产值10.98亿元,而最新统计表明,草莓单项产业规模已突破8亿元大关,成为名副其实的"黄金产业"。园区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、物联网监测等精准农业技术,使草莓糖度稳定在12%以上,每颗果实都带着科技的甜味。

丁庄模式的联农带农密码
"去年我家5亩草莓大棚,分红加务工收入超过15万元。"一位正在分拣草莓的农户道出了茅山镇特有的"丁庄模式"精髓。这种由村集体统一规划、农户参与经营、企业保底收购的运作机制,形成了"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"的铁三角。东霞村的稻米产业早已验证过这种模式的可行性——早在2020年,村民就因优质稻米销售而喜获分红。如今在草莓产业上,该模式更显威力:农户不仅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,还能通过务工获取日薪,更可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,三重收入保障让2000余户农民年均增收超3万元。

从鲜果小镇到品牌矩阵的产业进化
茅山镇农业的野心不止于产量。作为"中国鲜果小镇"和"国家级大棚草莓标准化示范区",当地正在打造完整的品牌体系。在产业园区的规划蓝图中,草莓被细分为鲜食、深加工、观光采摘三大品类,衍生出果酱、果酒、文创产品等20余种衍生品。这种"接二连三"的产业融合思路,使每颗草莓的价值被放大3-5倍。园区内,白兔村等"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"的招牌格外醒目,这些明星村庄通过电商直播、农旅融合等新业态,将草莓卖出了奢侈品的气势。

政策赋能下的乡村振兴样板
茅山镇的成功离不开政策智慧的支撑。作为句容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域,这里享受着基础设施升级、技术推广、品牌建设等全方位支持。镇 *** 聚焦"果、米、桑、茶"四大特色产业,通过"一村一品"差异化布局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这种精准施策产生的乘数效应,使得茅山镇在2023年跻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后,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省级示范园的跨越式发展。

站在新起点上,茅山镇正将目光投向更远处。园区计划未来三年内引进10家精深加工企业,建设冷链物流中心,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这颗镇江农业皇冠上的明珠,正在用草莓的红,描绘乡村振兴最生动的色彩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里藏着现代农业的财富密码;对消费者来说,这里是品质生活的保证;而对研究者,则提供了产业融合的经典案例。当清晨的阳光洒向连片的大棚,反光膜上的点点银光,恰如农户们眼中希望的闪光。